先从形式到语言

2008-10-14    

 

今儿个一早就是阴天,而且据报傍晚有雨,下午来的学生们应该不会忘记带伞吧。

 

这些学生,天一下雨就嚷嚷,而天放晴就把伞又忘到脑后去了。在他们看来,这雨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完全没有规律可循,好象就跟日语似的,全无逻辑可言,把他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上周五,正赶上“初级2班进入句型“想……”的学习,放学时,大家都问“老师,这次连休,您准备做什么?”我也都回答:工作!连休后的“3级测试”,你们也要努力呀!加把油啊!大家听后却都露出一脸困惑。

 

其实也知道大家都是想现学现买地使用一下刚学过的句型,并且希望老师也能用刚学过的句型回答自己。可我还是做出了让他们失望的回答。毕竟,课堂内外是有区别的,而这区别从目送他们离开校门时就已经开始了。

 

在学校里,大家都遵循这一习惯:早上一来就说“早上好!”(下午的班级则说“你好!”,来了以后外出又回来的则说“我回来了!”),并让老师填写出席表;放学时则说“再见!”(下午还要来上课的则说“我先回去了!”)。

 

但也有连这些日常用语都用不利落的,刚来的学生还有把上述问候语说成“那我吃了啊”、“好好休息啊”之类的来,让人啼笑皆非。也许在本国,习惯上不能这么说或者是根本就不说的缘故吧。每次都给他们讲“来学校后见面时一定要打招呼,回去的时候也一样”,可还是有人悄然而入飘然而出的。

 

如果是就学生的话,可以一直提醒到其会了为止;不是就学生的,如果提醒5次以内的,还可以理解。但情形远非想象的这么简单。无论何事,总是抱着“来这里就是学日语的,没理由强制遵循日本的习惯”这种想法的人大有人在。另外还有很多满脑子“大中华思想”的人,与其说他们无法从自己国家的习惯中自拔,还不如说根本就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自以为是地推行自己的习惯和想法。因此,倘若只是忘记打招呼了的话也情有可原,而实际上他们对语言以外的说教根本就是耳旁风而已。

 

但事实证明,这种人即使学习语言,也终究会碰壁的。试想一下,对他民族不予理解的人,可能自由操纵他国语言么?忘记了语言之根本的话,必然学不好该语言。不仅语言是这样,其他事情也是这样的。

 

汉字圈内的学生,刚来(就学生一般是四级水平)时都异口同声地说“日语太简单了。”而且,一旦出现汉字,非汉字圈内的学生就会一个、两个地慢慢落伍(仅靠在学校里写写的话不可能记住)。但汉字圈内的学生一旦达到中级左右,那些在自己国家原本成绩就不太好的学生却就完全落伍了。

 

当然,这些落伍者都是些“不怎么努力的人”或“尚不习惯于努力的人”,或者应该说是些“没有主动努力的人。”

 

人是一种了不起的物种,跌倒了总是可以再爬起来,只要心中还有理想。而且,与人的年龄也没多大关系。但学习语言却是另外一回事。

 

缺乏语言能力的人学习他国语言时,多少会受些年龄的影响。也就是说年龄越大花的时间通常会长些,而且还会受其母语水平的影响。毕竟,大人已不象孩童那样习惯于模仿,直觉也衰退了许多。

 

这时,就需要时间和努力了,还有感受能力、适应能力及一颗体谅他人的心等。一个总能为对方着想的人学习别国的语言一定能学得很好,即使还不怎么好,但听他说话,别人也不至于会产生厌恶感。常言道:入乡随俗。先从形式入手,逐渐地,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或者说道理了。

 

学习语言并不等于就是学习“语法”和“单词”等。要是仅仅站在与母语对应的角度上说的话,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连现在的电脑都无法取胜了吧,那么人类还有何必要长着这么复杂的大脑和伸着敏锐的神经突触呢?

 

做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所以我也常在想:一个人的语言能力通常会因其心中是否装着别人而成倍或成双倍地提高。事实上,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完全是由人的这种“既想理解别人又想被别人理解”的本能所使然的。

 

日日是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