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可学的知识

2009-07-16

 

昨天很热,前天也很热,今天又是酷暑。早晨到学校后,随着日头东升,气温也迅速上升。借着给花草浇水的机会,往周围马路上撒了点水,立刻就干涸了,真是名副其实的“杯水车薪”。日语里,一早一晚的“撒水”这个词语,从其本意上讲,或许已近“死语”状态了。因为,现在的城市里已经找不到被撒的对象(泥土)了——周围都已经变成了柏油路面。

 “撒水”这个词语的意思最近似乎有了新的变化,人们高唱着“冷却地球”、“冷却东京”的口号,大白天成群结队热火朝天地在马路上撒水。

 

这样一来,“撒水”这一词语原本所具有的深意——客人到来之前,悄无声息地撒些水,把院子清洁一下——就荡然无存了。无论语言还是行为本身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也就变成另外一种事物了。

 

还是说说学校吧。

 

AB班一起上的《现当代史》昨天已经上到了第七课,DVD也已进入了第三集。

还是前天的事情了。下午拿着当天的剪报(标注了假名的)走进自习室一看,学生们挤得满满的。看着就觉得热,可大家都没有开空调。正准备给大家把空调打开的,大家却异口同声地阻止道:“老师,别开了,就这样挺好的。”大家说还是自然风好。

 

说来也是,自习室是朝东的,午后就照不到太阳了。而且,把三个方向的窗户和门都同时打开的话,立刻就通风了。的确,还是这种自然风吹着心情舒畅——正这么想着,苏丹的小S突然一本正经地问我:大学的什么专业?

 

也许,她觉得我大学一定是学历史的。因为,我播放DVD的时候,还一边给他们讲解《现当代史》。但事实上,我所讲的那些内容,在日本人来看的话,都不过是些普普通通的事情。而且,讲解中所使用的日语的水平也是可想而知的(他们的日语水平顶多只有一级或二级的样子,大多数人学日语都还不到一年。)

 

然而,在小S的国家(不仅仅是苏丹,中国、印度、斯里兰卡都是这样)里,情形却并非如此。或许,对于日本人而言,想当然地看看电视就可以知道的纯属常识的知识,在小S的国家里,除非在大学里专业学习以外,普通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正因为如此,她才会觉得奇怪:大学历史的人,怎么做了日语教师了呢?并问了上述问题。

 

我这样跟她解释:

 

“我大学的专业不是历史。自己在这里所讲的一切不过就是通过日本学校教育所学的一些内容而已。”

 

当然,我也喜欢历史。但正经学习,也只在小学、中学和高中的时候。以后就完全是自己随意读些书,看些自己喜欢的有关历史的电视节目而已。这点知识,如果是喜欢历史的日本人的话,谁都具备的。

 

然而,我这里所说的“这点知识”的含义,她却并不理解。在她看来,为什么那只属于“这点知识”呢?小S也是苏丹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而且,从她学日语的学习态度就可以看出,她在自己国家的时候,是属于那种喜欢学习的人的。然而,对于普通日本人所拥有的或者能够拥有的知识,她却无法理解。

 

在日本,从明治时期,政府与民间就开始为启发、启蒙国民而共同努力了。大家都明白,假如不提高国民自身的知识水平,无论如何都是无法赶上并超越欧美国家的。即使多少有些盲信,而且还包括一些方向错误,但上从政府顶层下至普通知识分子的大多数,都有一个顽强的信念,那就是必须将知识传遍所有普通大众。当然,技术知识另当别论了。所谓的科学技术,很短的时间内也就学会了。因为其基础在江户时代就已经奠定了。

 

是好是坏我也不清楚,总之,从明治时期开始,知识分子、学者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在启蒙普通百姓。他们翻译了大量欧美的思想、文学、艺术及其他各个领域里的东西,而研究只是在闲暇之余才做的事情。市面上到处都是各种翻译出版物。当然,研究人员也是存在的,但除了那些专业研究人员以外,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心中都只燃烧着这样的信念,即必须首先提高国民的资质。

 

这一点在此前的日本公司的日本式经营模式中也有所反映。能够培养后继员工的都是些优秀的老员工。不仅公司是教育现场,培养职业技术人员的工厂也是教育现场。无论去哪里,首先都是教育,即使是无法手把手地请教,但“窃取技艺”也是自由的(因为窃取技艺也需要资质)。或许,当时的职业技术人员也都觉得,能盗的走的话你就盗试试看。

 

那个时候,如果前辈员工认为晚辈员工有能力的话,哪怕是掐着脖子强行硬灌也会传授的。那种教授方法虽然具有很多个性,但在同一公司工作10年或20年的话,即使被训斥,也会理解该训斥的真正含义的。所以,当前辈员工退休的时候,“多谢您的训斥”等的感谢语言也就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了。

 

再说苏丹的小S。她不止遍地问过我:“日本人的话,谁老师一样知道这么多么?”

我也回答了多遍:“如果是专家的话,知道的会更多些,而且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点还都持有自己的想法。在日本要是懂日语的话,可以看到电视、报纸、杂志等上面有很多这种类似的知识。要是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话,即便不怎么努力,也会自然而然地掌握的。”

 

日本了不起的地方(这种话从我这个日本人嘴里说出来似乎并不合适)或日本人了不起的地方或许就在于此——有一大批普通民众,他们乐于阅读外国人眼中的所谓的专业知识。作品出版了没人买的话就没有市场,谁也不会再制作、出版。正因为卖得出去,所以市面上才会常有。在其他国家,这种无关得失的知识作品,由于销路不好,通常也不会出版。而且由于没有人看,电视里也不会播放(当然,有些国家还存在政府阻止这种信息的流通的情形)。

虽然无关得失,但也必须启蒙国民——这一顽强信念如果在日本不存在的话,那么NHK这种半官半民的广播电视组织也不会制作这种节目了吧(即使制作了,恐怕也不会播放了吧)。而且,这种意识过去也存在于国家及社会的中枢位置上的人的头脑中,如果不是那样的话,幕府末期的这个弱小国家——日本怎么会跟大清国、俄罗斯帝国交战呢。而且,转瞬之间就变成了欧美列强的殖民地,这一点都不奇怪。并且,二战中这个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国家和它的国民虽然也拥有各种问题,却为何能够努力到今天呢。

 

这些在日本都是想当然的事情,而在他国人看来却并非如此。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他们连如何获取这些知识都不清楚或者连还存在这种知识都不知道。而在日本,只要不关电视,这种知识坐着就能够看到、听到或者掌握了。

 

这个世界真是很不平等。

 

日日是好日